高考历史备考这三点很重要
- 来源:安徽网 | 作者: | 本文已影响
人
强化基础
王东海说,首先对课本体系中的历史概念要做到精准把握,每一个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都要有清晰的理解。比如政治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封建帝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片面最惠国待遇(有新恩施及各国,旧国利益一体均沾);建教堂与传教区别;割占、租界(行政自治权和领事裁判权)、租借地(更像一个殖民地)、势力范围(宣称享有独占权利)。经济史: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其性质);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思想文化史:关于文学艺术版块的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
其次,要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有意识地整理历史发展线索,串联知识点。“二轮复习老师基本是通史模式按照时间阶段,或者是专题模式按照专题串联历史知识。这样可以通过线索形成对某一历史问题的完整认识。”王东海说。
他指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线索复习来说,有所谓的“111“要求:100(15C-18C,百年为单位,掌握特征,中西对比),10(1840-1900,十年为单位,掌握特征),1(1900-1978-1992-21C,重大年份逐年理顺)。
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重要专题构建知识网络,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先掌握重要知识概念,合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理解发展原因,阻碍因素,要对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通过课本知识和知识理解的整合形成完整网络,实现知识的升华。
查缺补漏
王东海说,近几年的高考题扩展课本知识的宽度和时间长度,如2016 年全国三卷的清政府自开商埠题,在课本中,没有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史实。但是,这是中国近代通商口岸中并存的事实,试题在此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宽度的拓展。
“基于被迫开设通商口岸的史实,学生可以进行思维迁移: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等事实。再如2016 年全国1 卷的27 题,在课本中,并没有明中叶以后设巡抚的史实,试题在此做了时间长度上的补充。这有利于打破‘明清中央集权一直不断加强’的简单定势思维,也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肯定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作用。”王东海认为,高考试题总是力图从新的角度,专业的思维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从历史专业角度,史实是最浅层次,高层次的是史论和史学方法。所以要求我们在最后的复习训练中强化史论结合能力。”
王东海强调,在冲刺阶段,考生要关注纠错。做过的错题,理解错了的概念,在最后阶段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再次完成纠错过程,避免重复错误。
关注热点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虽然历史学科不像政治学科那样直接结合热点,但是总会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阐释热点事件。”王东海认为,能和2017 年联系起来的周年热点,比如1517 年欧洲宗教改革,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张勋复辟,1927 年南昌起义、汉口会议、秋收起义等等。
“个人认为大国外交与全球伙伴关系的提法;祖国统一问题;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与之相关的中外交往,一带一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以上问题会有比较大的概率出现在2017 年的高考试题中。玉汝于成,舍我其谁。希望同学们珍惜最后时光,高效学习,筑梦高考。”王东海最后说。

- 上一篇:高学霸的政治复习心得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 高考历史备考这三点很重要
- 高学霸的政治复习心得
- 高考复习地理这些你必须知道
- 高中历史有效复习方法
-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
- 历史复习要注意五个隐形知识点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法
-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 历史复习"五结合"法
- 高考历史解题中常用词语的运用素材
- 历史复习的五大方法
- 高三历史复习的三大法则
- 历史二轮复习方法
- 如何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 备战高考历史:大题冲关之解题技巧
- 巧用地理思维妙解历史综合题
- 高考历史冲刺:寻找历史知识主线
-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
- 高考历史科目复习的三大策略
- 高三如何制定历史复习计划
- 历史比较类问答题模板
- 历史审题思路与答题法
- 历史答题技巧 12个选择题要在6-8分钟做
- 高考状元文综复习经验谈:历史专题笔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旨在促进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地区导航
